測試紡織助劑軟片性能詳細方法(建議收藏)
1、溶解性
浸泡法
配置濃度 10% 的軟片液,即軟片與水的比例為1:9 。
a普通型軟片
1、室溫開料:以室溫(25℃)的自來水浸泡,先在燒杯中加入定量的水,再將軟片均勻慢慢灑入,同時輕輕晃動燒杯,使軟片均勻分散於水中,分別目測記錄1小時、7小時、24 小時的溶解情況;
2、 熱水開料:以45℃、60℃的自來水浸泡, 並在水浴中加熱保溫,分別目測記錄 1小時、4小時、6小時的溶解情況。
b速溶型軟片
將速溶軟片10g均勻灑入90m L自來水中,同時輕輕晃動燒杯,使軟片均勻分散於水中,室溫浸泡 60min ,觀察溶解情況。
攪拌法
開料濃度10%,即軟片與水的比例為1:9。
先在燒杯中加入定量的冷水,在約 300rpm 的攪拌速度下均勻慢慢灑入軟片,然後再慢慢升溫至60℃、80 ℃(非離子軟片75℃) ,用電動攪拌機繼續攪拌60min(非離子軟片30min),記錄溶解情況。
注:熱水浸泡開料及攪拌法開料時,由於溫度較高,時間較長,導致水分蒸發較多,在觀察 完溶解性後,如果使用其中軟片液作為工作液時應該補加水份,使其成濃度為10%的軟片液。具體做法可在開料前預稱重,完成操作後補充減少的等重量的水分。
一般情況下用文字描述, 當軟片數量較多及測試項目較全麵, 用文字描述較繁冗時, 可考慮 用代號來表示,但要先進行注明。文字及代號對應如下: 代號 溶解情況 1 基本不溶脹 2 小部分溶脹 3 大部分溶脹,少量溶解 4 大部分溶解 5 絕大部分溶解 6 完全溶解 備注:若軟片溶解成粘稠不均勻狀,用下劃線標記N。
溶解性簡易判定
取約 1 克開好的軟片液放入盛有 100mL 的水中攪拌,觀察有無軟片顆粒存在。如果有,說明軟片沒有完全溶解,需繼續攪拌至完全溶解。
擴散性
實驗方法
取10% 軟片約5mL一次性滴於裝滿水的250mL燒杯中,觀察其在水中的自然擴散情況,若不能自然擴散,則用玻璃棒攪拌 2~3 秒鍾,再觀察其在水中擴散情況。
結果描述:用好、中、差進行描述,必要時也要用文字描述。自然擴散或稍攪即溶為好, 攪拌可溶為中,攪拌不溶,擴散性為差。
穩定性
工作液穩定性
取10%軟片用自來水配製5g/L(或根據需要配置)的乳液,觀察其2小時、4小時、8小時、24小時室溫放置穩定性。
耐堿穩定性
取10%軟片用自來水配製5g/L(或根據需要配置)的乳液,用40%燒堿調節pH值為9~10,觀察其2小時、4小時、8小時、24小時室溫放置穩定性。
相容性
應用性能
處方及工藝條件
A浸漬法(針織布或紗線)
10%軟片(owf)X%工作液 pH根據需要調整)浴比1:10~15 室溫0~40℃浸漬0~30min→脫水/軋幹→烘幹(100℃)→焙烘(C、R、L 150℃×30~60',T、T/C、T/R 170~180℃×30',錦綸、錦氨綸150~160℃×30',腈綸130℃×30')。
B浸軋法(純棉梭織布)
10%軟片Y g/ L幹布→浸軋→100℃烘幹→焙烘(同浸漬法)。
效果表示
--END--